秦皇岛综合保税区正式通过封关验收
经过439天的努力,秦皇岛综合保税区正式通过封关验收。11月18日,秦皇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秦皇岛综合保税区的成功封关验收,标志着秦皇岛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于秦皇岛更好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全力助推秦皇岛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和国际化城市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具有保税、退税、免税等多种优惠政策,可率先复制推广自贸区相关改革试点经验,是国家开放金融、贸易、投资、服务运输等领域的试验区和先行区。
2017年4月11日,秦皇岛市政府向国务院正式申报将秦皇岛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2019年9月5日,国务院下发批复同意秦皇岛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综合保税区。2020年9月3日,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向石家庄海关提出验收秦皇岛综合保税区的申请。2020年11月 17 日由石家庄海关牵头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商务厅、省税务局、省市场监管局和省外汇局组成联合验收组,对秦皇岛综合保税区进行了实地验收。
秦皇岛综合保税区位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境内,总规划面积2.04平方公里。秦皇岛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为秦皇岛市政府派出的行政机构,下设经济管理部、规划建设部、综合管理部,负责综合保税区管理工作。据了解,2019年,秦皇岛出口加工区共有企业16家,其中生产型企业7家,物流型企业9家。全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034万元人民币,工业增加值2304万元。共审核进出口报关单20918票,同比增长29%;实现监管货运量10.24万吨,完成进出口额5.8亿美元,同比增长84.5%,进出口总量在河北省内海关特殊监管区排名第二。
秦皇岛综合保税区除了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以及明显的政策优势,可以享受全国统一的税收优惠、贸易管制、保税监管、外汇管理等政策,又可以享受河北省及秦皇岛市的研发技改、品牌建设、人才引进、降本增效等系列开放政策。同时,秦皇岛综合保税区坚持世界眼光,放眼全球招商引资、招贤纳士,做到规划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管理服务高水平、高品位。
据介绍,秦皇岛综合保税区抢抓“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精心编制了《秦皇岛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规划》,推动综合保税区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
秦皇岛综合保税区将以国际贸易、进出口商品储存分拨及冷链食品进出口作为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形成加工贸易和保税检测维修为辅助的产业发展分布格局,积极发展国际物流配送、跨境电子商务、公共保税仓、融资租赁、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等新兴业态,努力培育特色鲜明、层次高端的产业集群。力争在“十四五”时期打造开放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集聚区,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积极重要作用。目前,已有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食品、物流集散等行业的多家生产、物流企业入驻;公共保税仓、冷链物流、新中药大健康、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正在加速集聚,产业发展迅速起势,成为秦皇岛创新创业的新名片和新高地。(燕都融媒体记者张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