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33 发表于 2021-1-15 12:03:04

12月进出口为何均超预期?





1月14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2020年12月出口28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8.1%,前值21.1%;进口2037.5亿美元,同比增长6.5%,前值4.5%;贸易顺差781.7亿美元,为有统计以来最高值,前值754.01亿美元。


12月出口超预期


12月出口28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8.1%,高于市场预期(Wind预测均值15.2%)。


从先行指标看,出口形势继续好转。12月我国制造业PMI中新出口订单指数由51.5%微降至51.3%,连续四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12月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录得1658.58,月均值同比增速进一步提高至75.9%,指数和增速均为有数据以来最高水平。受益于芯片需求强劲和全球需求改善,12月韩国出口从11月4.1%跳升至12.6%。


出口增速较11月有所回落,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主要原因:一是疫情并未显著影响海外经济动能。12月,美国制造业PMI微降0.2%至56.5%,欧元区制造业PMI上升1.7%至55.5%,均连续六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二是抗疫物资出口态势持续。海外疫情仍在蔓延,与防疫有关的纺织品、医疗器械、医药产品以及远程办公等出口支撑仍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供给能力仍未修复,出口替代效应将继续显现。


不过,由于2019年12月出口额和同比增速为年内最高值,对2020年12月出口增速形成一定拖累。


主要贸易伙伴方面,对美国和东盟出口为主要拉动。出口额和增速上,对美国出口465亿美元,增速降至34.5%,对东盟出口444.3亿美元,增速提高至18.4%,对欧盟出口420.6亿美元,增速降至4.3%。


出口增长贡献上,对美国、东盟、欧盟出口拉动分别为5.0%、2.9%、0.7%。与11月相比,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贡献升降不一,其中对美和对欧盟出口拉动贡献分别下滑2.4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对东盟出口拉动提高1.3个百分点。


重点出口商品方面,劳动密集型商品、汽车及零配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和集成电路是主要拉动。七大类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额531.3亿美元,增速回落至15.2%,塑料、家具、纺织和玩具是主要增长点;汽车及零配件出口76.7亿美元,增速回落至21.7%;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223亿美元,增速提高至54.5%;集成电路出口134.8亿美元,增速提高至39.4%;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16.3亿美元,增速降至24.3%。


出口增长贡献上,七大类劳动密集型商品整体拉动2.9%,较11月回落1.5个百分点;汽车及零配件拉动0.6%,回落0.4个百分点;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拉动3.3%,提高0.8个百分点,集成电路拉动1.6%,提高0.7个百分点。医疗仪器及器械拉动0.1%,回落0.1个百分点。


12月进口亦超预期


12月进口2037.5亿美元,增速6.5%,高于市场预期(Wind预测均值4.6%)。


从先行指标看,进口形势继续保护良好态势。12月,我国制造业PMI进口指数由50.9%微降至50.4%,连续四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进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ICFI)指数同比增速由20.1%提高至21.5%,增速连续三个月回升。


进口同比增速较11月有所回升,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内需依旧比较稳健。12月高炉开工率平稳,粗钢产量上行,生产端和需求端均保持稳定;二是大宗商品价格回升。12月CRB现货综合指数同比上涨10.3%,涨幅较上月扩大,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明显;三是其他经济体的产能有所恢复,可以满足我国的进口需求。


此外,2019年12月进口同比增长16.7%,为全年最高水平,能在这一高基数上实现同比增速回升,显示出我国的内需依旧强劲。


主要贸易伙伴方面,自美国、欧盟和东盟进口拉动均出现回升。进口额和增速上,自美国进口165.9亿美元,增速升至47.7%;自欧盟进口285.4亿美元,增速提高至15.5%;自东盟进口323.6亿美元,增速升至21.7%。


进口增长贡献上,自美国、欧盟、东盟进口拉动分别为2.8%、2.0%、3.0%。与11月相比,自美国、欧盟和东盟进口拉动贡献分别提高0.9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


重点进口商品方面,铁矿砂、集成电路、汽车及零配件是主要拉动。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上,铁矿砂进口数量下降至-4.5%,增速由正转负,进口额增速回落至32%;集成电路进口量提高至24.6%,进口额增速回升至26.5%;汽车及零配件进口额增长36.2%,增速由负转正。


进口增长贡献上,铁矿砂对进口拉动1.5%,较11月回落0.5个百分点;集成电路拉动3.8%,提高1.7个百分点;汽车及零配件拉动1.3%,提高1.4个百分点。此外,大豆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增速均由正转负,分别为-21.1%和-16%,对进口拉动贡献亦由正转负;原油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降幅扩大,分别为-15.4%和-43.2%,对进口拉动贡献进一步下降。


2021年展望


从2020年全年来看,我国出口25906.5亿美元,同比增长3.6%;进口20556.1亿美元,同比下降1.1%;贸易顺差5350.3亿美元,仅次于2015年的5939亿美元,为有数据以来次高水平,2019年为4210.73亿美元。


展望出口,2021年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核心国家的角色进一步凸显,预计上半年出口都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下半年随着疫情因素逐渐消退,其他国家的生产能力逐渐恢复之后,中国出口增速才会逐渐回落。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人民币2020年下半年出现强劲升值,汇率对出口的冲击预计会逐渐显现。总体来看,出口2021年将表现为前高后低,全年增速预计为10%左右。


展望进口,预计四方面因素将形成支撑:一是在疫情冲击逐渐消退之后,各国生产能力逐渐修复;二是全球经济触底回升和美元处于低位,将会带动大宗商品价格走高;三是人民币自2020年下半年来的持续升值,将有利于促进进口;四是中国经济表现好于其他经济体,内需强劲。总体来看,预计2021年进口增速将会明显反弹,全年增速预计为1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2月进出口为何均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