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13.4亿元!2020年重庆外贸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挑战,重庆外贸进出口却逆势上扬。
19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0年重庆外贸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重庆海关副关长刘浩宁介绍了相关情况。
据悉,重庆外贸进出口再创历史新高,全年进出口总值6513.4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2.5%。重庆外贸已经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出口4187.5亿元,增长12.8%;进口2325.9亿元,增长11.9%。
2020年重庆进出口贸易主要有以下特点:
进出口走势先抑后扬,规模再创新高
刘浩宇介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重庆进出口呈负增长。自4月份回升并大幅增长25.5%后,重庆进出口保持增长态势,12月份突破700亿元,创历史新高。
贸易方式更加优化
2020年,重庆贸易方式更加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2010.6亿元,增长14.1%,占同期重庆外贸总值的30.9%,提升0.5个百分点;保税物流进出口1287.6亿元,增长25.1%;加工贸易进出口3182.9亿元,增长7%。
民营企业进出口活跃
2020年,重庆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共3090家,民营企业进出口2497.7亿元,增长30.2%,对重庆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80.3%,成为重庆稳外贸、稳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重庆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495.1亿元,同比增长4.6%;国有企业进出口511.2亿元,下降3.1%。
对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有新增长
2020年,重庆对东盟、美国、欧盟三大贸易伙伴分别进出口1121.7亿、1076.5亿和1037.8亿元,分别增长3.4%、10.5%、7.7%。对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分别进出口514.5亿元、430.9亿元,分别增长38.6%、1.2倍;对日本进出口283.8亿元,增长21.3%。这一年,重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1752.1亿元,增长9.8%。
分析重庆与东盟之间的贸易结构,刘浩宇指出,重庆对东盟进出口占同期重庆外贸总值的17.2%,其中,重庆对东盟出口364.1亿元,下降6.5%;自东盟进口757.6亿元,增长8.9%。
从具体国别来看,排在重庆前三位的贸易伙伴分别是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进出口值分别为489.8亿元、227.5亿元和150.1亿元。
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持续增长
从商品来看,重庆对东盟进口量最大的商品是集成电路,2020年共进口439亿元,增长8.5%。值得关注的是,水果等农食产品进口表现也很突出。2020年重庆自东盟进口水果37.2亿元,增长1.8倍。同期,重庆造笔记本电脑和摩托车是向东盟出口最多的商品,分别出口了378.6万台、64.9万辆。
2020年,重庆对其他14个RCEP成员国进出口2043.2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2.2%,占同期重庆外贸总值的31.4%。
图/重庆海关协调笔电产业链配套企业复工复产 重庆海关供图
刘浩宇强调,随着RCEP协议内容的落地生效,重庆对东盟以及日本、韩国等其他成员国家的经贸往来将更加密切。
笔电与手机出口成绩单亮眼
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扩散蔓延的影响,“宅经济”带动电脑、手机等需求提升,2020年,重庆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4668亿元,增长16.3%,占同期重庆外贸总值的71.7%。
从出口品类看,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持续增长。2020年,重庆笔记本电脑出口值创历史新高,共计1726亿元,增长16.1%,占同期重庆出口总值的41.2%。笔记本电脑出口量、值均居全国第一,分别占同期全国笔记本电脑出口量、值的比重的28.2%、36.3%。手机出口200.4亿元,增长3.4倍,手机出口量居全国第二,占同期全国手机出口总量的13.2%,对重庆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32.7%,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集成电路出口236.3亿元,增长25.6%;同期,汽车(含底盘)出口值58.1亿元,增长5.7%。
消费品进口增势强劲
从进口品类看,2020年,重庆消费品进口增势强劲,水果、化妆品、汽车、医药材及药品进口分别增长1.7倍、1.6倍、5.2倍、3.1倍,拉动消费品进口达172.9亿元,大幅增长92%。另外,进口集成电路1027.9亿元,增长18%,占同期重庆进口总值的44.2%;存储部件进口196.1亿元,增长1.9%。
图/“沪渝直达快线”专用窗口 重庆海关供图
2020年重庆外贸进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得益于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
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简化手续、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有力地推动了产业上中下游协同有序复工,为重庆外贸迅速恢复活力创造了有力条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得益于开放平台的健康发展
2020年,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保区、江津综保区、涪陵综保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3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实现进出口4521.5亿元,增长16.1%,占重庆外贸总值的70.2%
得益于外贸优势产业持续增长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重庆外贸优势产业,对进出口增长贡献突出。2020年重庆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4668亿元,增长16.3%,占同期重庆外贸总值的71.7%
其中,笔记本电脑出口6572万台,增加26.5%;出口值1726亿元,增长16.1%,占同期重庆出口总值的41.2%,对重庆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0.6%。重庆笔记本电脑出口数量、价值均居全国第一,分别占同期全国笔记本电脑出口量、值比重的28.2%、36.3%。
从去年5月开始重庆手机出口呈倍增态势,6月份出口量激增近30倍,2020年出口量居全国第二,占同期全国手机出口总量的13.2%,对重庆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32.7%,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图/重庆海关支持中欧班列承接全国欧向邮件大规模疏运 重庆海关供图
结合重庆实际情况 积极出台具体落实举措促进外贸稳增长
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通过在全国率先实施水运进口转关“离港确认”模式,全面推进“两步申报”、免到场查验、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一系列便利化的通关措施,有序提高通关效率。2020年12月,重庆关区进口整体通关时间68.32小时,较2017年压缩71.46%;出口整体通关时间0.39小时,较2017年压缩97.41%。
大力支持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建设
积极开展海关监管制度创新,推行“货物贸易‘一保多用’管理模式”,被国务院作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也是重庆市第2项被国务院复制推广的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同时,重庆海关首创的“整车保税仓储‘三个一’监管模式”,一次检测、一次运输和一体化作业,还有“集中审核作业模式”“中欧班列(重庆)邮件集运智能化监管”等3项创新举措得到总署认可并在重庆关区有序实施。此外,“跨境电商退货中心仓模式”等改革试点经验在关区落地,累计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达到36项。
积极支持跨境电商发展
受疫情影响,2020年跨境电商发展迅速。我们积极推动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改革试点,保障首趟中欧班列跨境电商B2B出口专列顺利发运。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措施,允许企业区内自设退理货仓库,解决企业退货难的文图,为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20年重庆关区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出口清单数3236.1万份,增长23.3%;货值63.9亿元,增长14.4%。
图/中欧班列跨境电商B2B出口专列开行 重庆海关供图
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
认真落实加工贸易企业暂免征收缓税利息和内销选择性征关税扩大试点政策,特别是对因疫情影响导致经营困难无法按期缴纳税款的企业,延长缴款期限、减免滞纳金,创新运用“一保多用”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2020年,重庆关区延缓企业2.9亿元税款缴纳期限,运用选择性征关税政策减让内销货物税款0.87亿元。通过“一保多用”为企业有效节约企业资金0.65亿元。 重庆,加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