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国门生物安全
2021年4月15日是第6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也是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的《生物安全法》正式实施日。
一、什么是国门生物安全?
国门生物安全是基于“国门”的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综合性的风险管理及口岸监管措施,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进出国境口岸而对人民生命健康、生态环境系统、物种资源及农林牧渔生产带来危害。
二、国门生物安全的严峻形势?
近年来,新发传染病层出不穷,2003年的“非典”,2009年的H1N1流感,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2016年的寨卡病毒,以及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等疫情给全球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此外,非洲猪瘟、沙漠蝗、草地贪夜蛾等新发突发的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和外来入侵生物频频冲击国门,出入境特殊物品风险日益凸显,给国门生物安全带来新的严峻挑战。
三、海关如何守护国门生物安全?
海关依法对出入境交通工具、人员、物品(包括货物、行李、邮包)等进行监管,肩负防控重大传染病、动植物疫情跨境传播,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使命,是构筑国家生物安全防护屏障的重要力量。
1.强化口岸检疫防控措施。构建全面、准确、及时的全球传染病疫情实时监测网络,定期开展境外传染病风险评估,实施重大传染病疫情早期预警,开展口岸精准检疫,严格执行口岸“三查三排一转运”。
2.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打造“监测预警”防线,建设集疫病疫情、风险分析、技术法规、应急预警为一体的国门生物安全监测预警体系,严防外来物种入侵。
3. 加强口岸病媒生物监测。持续开展口岸病媒生物监测及携带病原体检测,掌握病媒生物的种群分布、季节消长和携带病原体情况,做好环境综合治理和卫生处理,严防虫媒传染病跨境传播。提高实验室检测鉴定能力,提升生物安全科研水平。
4.强化特殊物品检疫监管。实施进出境特殊物品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加强风险布控,加大针对性查验,强化准入、审批、查验等环节监管措施,严防出入境生物安全风险。
5.加强生物安全联防联控。完善同卫生健康、农业、林业、公安、交通、民航、海事、边防等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形成信息共享、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多部门间合力,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