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综合保税区以改革力度激活开放动能
这里是潍坊发展外向型经济划出的一片“试验田”,改革和开放是其最大的优势和最鲜明的“底色”。
今年以来,潍坊综合保税区按照潍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坚持以改革引领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一幅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161.1亿元、增长512.5%,以不到全市1/1000的土地贡献超过1/7的进出口额;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亿元、增长73.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市首位。
破解潍坊综合保税区高速发展的“密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全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优化机制提活力,拓展“改革深度”
善弈者谋局。围绕潍坊市“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冲刺全国大中城市综合实力前30强、加速迈入国内二线城市行列”发展目标,潍坊综合保税区牢牢把握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突出主责主业导向,研究确定跨境电商、一般纳税人试点等20项重点改革事项,坚持项目化实施、专班化推进,狠抓任务落地落实。
叠加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国家级滨海经济开发区、国家农业综合试验区等“国字号”招牌的综合保税区北区,将是全区开放发展的“新蓝海”。潍坊综合保税区组建港发集团,充分发挥国有公司市场化主体作用,与世界500强中电建路桥集团合作开发运营北区,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打造一座高标准、高规格的现代化保税功能园区。以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为切入点,综合保税区推行“管委会+”管理体制,通过改革,激活了“一池春水”。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突出高素质专业化导向,潍坊综合保税区引入“双一流”应届大学毕业生24名,定向引进、公开遴选高层次人才3名,做强开放人才支撑。以机关纪律作风整顿为抓手,细化出台了工作纪律8项,全面改革绩效考核办法,强制区分评价等次,最高档和最低档薪酬相差50%,确保考出差距、考出干劲,真正让“干多干少不一样”,营造激励干事、激情创业的浓厚氛围。
心无旁骛攻主业,强化“改革力度”
去年8月份全面投产运营,全球虚拟现实智能硬件制造基地项目当年进出口即突破百亿元,目前虚拟现实智能硬件出货量已经占到全球高端市场的70%以上,产能还在不断高速提升,今年预计实现进出口200亿元。
引进一个,带来一批;发展一个,辐射一片。以该项目为龙头,潍坊综合保税区全力打造虚拟现实产业链,招引相关配套企业进驻,已招引行业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国当纳利、国内排名第一的深圳裕同等多家供应链企业落户,未来这里将集聚起全球虚拟现实产业集群。
立足全市开放“窗口”目标定位,潍坊综合保税区心无旁骛攻坚主业,聚焦育产业,培强虚拟现实、新能源动力等产业集群,佩特来公司生产的起动机、发电机,在国内大型商用车市场占有率达85%以上。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105亿元、增长415%,全年确保突破200亿元。同时,建立起工业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坚持以“亩均论英雄”,加大对优质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落后产能出清机制,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聚焦扩外贸,先后落地国务院21项新政13项、自贸区政策21项,专门组建宣传教育中心,创办《潍坊保税》专刊,提升区域影响力,叫响保税政策服务品牌。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综合保税区创新“小分队招商”模式,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精准对接外向型资源,上半年新引进外贸企业96家、增长50%,成为外贸高速增长的强力支撑,今年全年确保实现进出口300亿元、力争突破350亿元。聚焦引外资,创新外资招引落地机制,围绕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多渠道招引,累计对接外资项目15个、已落地8个,上半年实际到账外资2017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70%,全年确保突破5000万美元。
更具优势的主责主业带动之下,形成了项目聚集、政策创新的强磁场,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绝的动力。
培育外贸新动能,提升“改革效能”
潍坊综合保税区中心路旁,占地面积112亩的潍坊跨境电商国际快件综合运营中心建设正全力推进,项目将于今年建设完工并交付使用,主要建设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国际邮件交换站、高标保税仓和国际商品展销中心,在省内率先实现“四关合一”,为邮政和海关等监管部门、快递企业及用户提供极大便利。
2020年,潍坊先后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和零售进口试点城市,综合保税区是唯一可以开展全部跨境电商业态的区域,坚决扛起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核心区建设龙头责任,创新“产业带+跨境电商”模式,在全省首批开展跨境电商B2B试点,加快推进跨境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对接推动苏宁国际、大龙网等项目落地,上半年新增跨境电商企业43家、实现进出口11.5亿元,比去年全年总量增长近30倍。
围绕全市纺织、轮胎、造纸等产业布局,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由区属国有公司为需求企业代办国际采购,帮助企业扩外贸、提效率,进口成本降低20%以上,累计进口棉花、橡胶、铁矿石等大宗商品10亿元。济南关区首个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正式验收运营,综合保税区建设“一带一路”国际粮食加工贸易产业园,已落地香港冠博等进境粮食加工项目8个,预计年进口粮食达100万吨规模,形成集粮源采购、仓储物流、精深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加工贸易集散地,大宗商品交易成为综合保税区优势产业之一。
为企服务解难题,展现“改革温度”
以全市服务企业专员制度为抓手,潍坊综合保税区派出210名机关干部包靠307家企业,倾听企业心声,快速回应诉求,问题解决率达94.8%。
山东德纳电机有限公司进驻综合保税区后业务增长迅速,特别是出口业务大幅增长。区经济发展局服务企业专员在调研时,发现企业关务团队经验薄弱,对加贸手册和保税维修等政策不够熟悉,增加了物流和关务成本。服务专员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帮助申报海关AEO高级信用认证,降低海外查验率,同时组织海关、商务等部门对其进行指导,大大降低企业报关成本。企业对综合保税区提供的服务非常认可,计划将加拿大工厂设备和订单全部转移至综合保税区,预计今年产值可达5亿元,增长3倍以上。
作为全市开放功能平台,区内产业园集聚、企业众多,强化服务企业职能、打造营商环境是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综合保税区组建“即诉即办”中心,建立“企业吹哨、中心回应、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在全市率先推行法律顾问进大厅。结合综合保税区实际,主动约请诉求企业“面对面”,变“被动等访”为“主动约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连续25个月群众满意度100%。为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出资3000万元设立应急转贷基金,为小微企业解一时之急,同时创新全省首个外汇轧差结算模式,通过跨境资金运营、债务债权相抵,为企业节省财务成本2000多万元。设立500万元出口信用保险专项扶持资金,企业5000万美元以下外贸订单保费全部由区财政承担。
配套服务是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潍坊综合保税区将推行限时免费停车与盘活闲置厂房、土地相结合,累计开放公共场所停车位4104个、2286个全天候免费开放,从根本上解决了歌尔电子1.3万名职工停车难问题,泊位密度全市第一,实现服务民生与盘活资产的双赢。另外,正在实施的园区品质提升工程,加速建设的融智国际金融中心、雷士商业综合体,已经建成启用的保税生活广场、阳光融合门诊服务中心等配套项目,将实现综合保税区打造现代化高品质园区的华丽蝶变。
唯改革才有出路。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潍坊综合保税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实干,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在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上走在前列,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都镇强 通讯员 李国杰 报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