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ademond 于 2016-3-18 13:20 编辑
5 e( x" |9 a2 g8 O4 b5 }4 O0 B6 F5 c) ?
分享一篇关于最近热议的”通关一体化"的文章,主要观点是:身处“通关一体化”改革背景下的集团企业,将引来内部机制改革的重要契机。 9 P0 w/ i* f/ r
基于通关一体化的集团企业模式再造 3 Y x! a+ U( R4 c+ Y! P
& l) `+ e2 u1 p J$ X; A. t. w& j& j- m( M; b8 I) g
文 / 唐涛 2 |+ W4 H! x L$ N# R0 h
& m, L9 n1 z# i& o" i" F9 n2 O
* B/ Y) O2 m7 z: U% f1 C! L# w
/ t0 i* t( w. ^" Z/ V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一方面促进执法统一、大大缓解了海关管理资源压力及口岸通关效率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实现海关监管时空前推后移的重要手段,即从原来的将通关监管重点集中在口岸的实际通关时段,逐步转向为对货物甚至企业的后续监管及核查。 : l2 p6 f! J T" D6 p3 t9 D! w
通关一体化背景下的企业,尤其是在全国各地有多家工厂及业务单元的集团性企业,应当基于通关一体化流程对企业内部机制进行改造。
; f1 [2 l5 \% n- M建立集中化管理体制
0 N6 U* ]% F1 u; ]5 v* D0 h9 G( t: i {
通关一体化改革最本质的变化是从根本上打破了地域限制和关区的行政界线,搭建起“一中心、四平台”,海关将按照统一的操作规范、业务流程及执法标准为企业服务。
# J" v3 j2 Z* {( h改革后,企业可自由选择申报、纳税、验放地点和通关模式。这对集团企 业无疑是重大利好。 1 |: T' g2 O/ n6 h7 N& e: O- I
过去,由于全国各地海关有其特定的操作细则和执法依据,企业各地工厂和业务单元往往采用不同的关务流程, 集团总部也很难为其制定统一的操作流程和标准。正因为如此, 制单效率不 高、同一产品在不同口岸归类不一致、申报单价被海关质疑等问题屡见不鲜。 : ?7 n5 }$ F- z, I. w
如今,总部决策制定者可根据政策改革方向进行内部变革,设计统一的标准操作流程,集中管理集团所有通关业务手续,节约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和经营成本,从而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风险控制和改善管理品质上。为此,总部需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合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控和报告,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和内部稽查体系,并确保各工厂和业务单元风险控制的有效运行。
- y8 X8 M7 w% p* y. K$ B* t8 C/ \, k投资贸易自动化工具
& X9 m2 r7 E& X8 x
* R. q$ \5 A/ w+ d* ^; @集团企业若想实现集中化管控目标,统一管理和监控各工厂及业务单元的操作运营情况,仅靠传统的基于电子表格的手动管理模式远远不够。其不仅成本高昂、耗时费力,且难以及时更新信息,更不能帮助总部实现基于风险预警的战略和管理规划目标。 , T% T- U6 D9 t, _$ ~4 G
Tips 0 D/ x- A' ?2 z% Q: x$ W& p7 U% W
2014年以来,海关先后启动了京津冀、长江经 济带、广东地区海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东北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在全国42个直属海关的全覆盖。2015年7月1日,在五大区域通关一体化形成的基础上, 海关正式启动跨区块之间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 革区区联动工作,继续完善内部协作与互认共享 机制,让跨区域通关更加便捷、监管更加严密、 运转更加高效。下一步海关还将着力打造全国海 关风险防控中心和税收征管中心,实现监管风险集中防控和税收作业集中管理。 6 E; _/ C; ^7 T; E
海关近年来推行的企业自律管理和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也对企业采用一套管理良好、数据完备的自动化管理系统提出了建议。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自身内控水平,主动防范风险,从的而使企业在信用管理系统中拥有更好的评级,充分享受各项贸易便利化政策。
; \9 @; B# f6 d! k) R% W4 }! Z6 b1 I/ Y因此,集团企业迫切需要部署统一、功能全面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以将所有相 关信息、数据安置在同一平台进行集中管 理,实现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所有工厂和业务单元的进出口自动化。根据中国海关 的合规要求,该系统需有能力为企业提供 统一的贸易主数据管理平台(与 ERP 系统对接,有效管理 HS 编码并维护物料信息)、在线单证管理、税费管理(如税费分 摊、自由贸易协定)、货运信息管理、加工贸易手册平衡管理、减免税设备管理、预警及报表等多样化功能,帮助集体企业实 现业务操作的集中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使其有效管控各地通关作业的各个环节,提升供应链运营可视化和内控管理水平, 以降低风险并实现业务持续改进。
' X( R1 G: J( B0 O/ y! X2 s利用贸易自动化工具可为集团企 业减轻大量的工作负担,有助于企业确保日常进出口业务申报数据的正确性, 并助其梳理弥补关务内控流程上的关键 环节和薄弱点,预知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对企业标准化关务流程、提升跨境效率将带来显著影响。 4 T$ S" U4 A# C
5 I6 Y1 C( k4 Y$ p: Z: w, |! P6 l% M$ p) Z3 K
5 O+ B I$ e" F: y;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