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2-28 14: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28.44 放射性化学元素及放射性同位素(包括可裂变或可转换的化学元素及同位素)及其化合物;含上述产品的混合物及残渣:
; x3 m' N R& r" B' r. a1 Y& ~ 10 — 天然铀及其化合物;含天然铀或天然铀化合物的合金、分散体(包括金属陶瓷)、陶瓷产品及混合物, q4 m+ w- d6 P! z. A
20 — U235浓缩铀及其化合物;钚及其化合物;含U235浓缩铀、钚或它们的化合物的合金、分散体(包括金属陶瓷)、陶瓷产品及混合物
9 _! N9 O+ [; b9 R# J 30 — U235贫化铀及其化合物;钍及其化合物;含U235贫化铀、钍或它们的化合物的合金、分散体(包括金属陶瓷)、陶瓷产品及混合物9 I, M1 f5 F; `4 K8 _
40 — 除子目2844.10、2844.20及2844.30以外的放射性元素、同位素及其化合物;含这些元素、同位素及其化合物的合金、分散体(包括金属陶瓷)、陶瓷产品及混合物
1 A" Y2 w% [, ~" S1 h3 Z4 b 50 — 核反应堆已耗尽(已辐照)的燃料元件(释热元件)% x' H- }1 V l- L( |5 @ P% p. m
$ R- L/ S+ w2 U* G. P. u" p' o 一、同位素
. x) S! S% k3 C 一种元素的原子核,是以其原子序数划分的,总是有固定的相同质子数,但可能有不同的中子数,因此可能有不同的质量(不同的质量数)。- I# O- D* u4 ]/ W
原子序数相同而质量数不同的核素,称为元素的同位素。比如,有几种原子序数同为92且都被称为铀的核素,而它们的质量数范围则从227~240;例如,它们被称作铀233、铀235、铀238等。同样,氢1、氢2或氘(归入品目28.45)及氢3或氚都是氢的同位素。
5 Y# T& Y0 R2 u& S( u 一种元素化学行为的重要因数是与核中的正电荷数(质子数)紧密相关的;它决定了能实际影响其化学性质的核外电子数目。3 W z: `8 ~& T i
因此,对于某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因为该元素的核所含电荷数相同但质量数不同,所以这些同位素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而物理性质则各不相同。
, O0 i: e; P/ g7 @0 m( r9 ^- X 化学元素既可以由单一核素组成(单种同位素元素),也可由两种或更多种同位素按已知不变的比率组合的混合物所组成。例如,天然氯,不论是否呈游离态或化合态,总是由含75.4%的氯35及24.6%的氯37的混合物构成(形成原子量为35.457的氯)。
. `& j" E7 e( D8 v 当一种元素是由多种同位素的混合物组成时,其组分可以被分离开来,例如,通过素烧瓷管扩散、电磁分离或分级电解等法加以分离。同位素也可以通过用具有大动能的中子或带电粒子轰击天然元素而制得。$ T6 k2 M! ^+ L
本章注释六及品目28.44和28.45所称“同位素”,不仅包括纯态的同位素,而且包括其天然同位素组分已被人工改良的化学元素,改良方法可以是富集其中的一些同位素(与贫化其中的另外一些同位素一样),也可以是通过核反应将一些同位素转变成为其他同位素,即人造同位素。例如,通过富集氯元素使其含85%的氯35(并因此贫化氯元素使其含15%的氯37)而获得的原子量为35.30的氯可作为一种同位素。
( e% f0 l) V) u& w* w) {' ^ 应注意的是以单种同位素态存在于自然界的元素,例如,铍9、氟19、铝27、磷31、锰55等均不作为同位素,而应根据其所呈游离态或化合态,归入相应的化学元素或化合物的具体品目。
* }& W% L( y1 [3 F" r$ ~) O# L 通过人工获得的这些相同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例如,铍10、氟18、铝29、磷32、锰54)均应作为同位素。; B' b9 P B C' o/ ]! ^
因为人造化学元素(通常原子序数大于92,或铀后元素)没有固定的同位素组分,而每种组分根据获得这种元素的不同方法而各不相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区分本章注释六所述的化学元素和它们的同位素。
+ m8 G; B, t" p" y8 i7 J 本品目仅包括那些具有放射性现象的同位素(参见以下注释);另一方面,稳定同位素应归入品目28.45。
4 f* B# h7 @5 K9 v, g: M/ y 二、放射性
( ?; A& ]0 r( l* _ 某些核素的原子核不稳定,不论是呈纯态还是呈化合态,均放射出复杂的射线,产生诸如下列现象的物理或化学效应:
; j0 h' {& D0 L (一)气体的离子化。" G- D/ V9 L D, j6 o9 Q4 ~
(二)荧光。/ y+ [3 \! ?4 L+ X6 P
(三)使照相底片模糊。& p% g0 |! ~8 m* {* j/ z
上述效应使我们有可能探测出这些射线并测量其强度,例如,通过利用盖革-缪勒计数管、比例计数器、电离室、威尔逊室、气泡流量计、闪烁计数器、感光软片或硬片来测定。
: {* T3 k+ t5 Z, J& D4 T 这就是放射性现象;化学元素、同位素、化合物,总的来说,能呈现出这种现象的物质都是放射性的物质。
* d9 a3 L* G L6 `0 m 三、放射性化学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化合物;含有这些产品的混合物及残渣: [ G* `/ O( C3 d# W! {. v3 U
(一)放射性元素' w' ?5 q% N H, S* l& U
本品目的放射性元素是指本章注释六(一)所述的放射性化学元素,即:锝、钷、钋及原子数序数大于84的元素,例如,砹、氡、钫、镭、锕、钍、镤、铀、镎、钚、镅、锔、锫、锎、锿、镄、钔、锘及铹。$ |/ k9 w1 t8 M* P% T
这些元素通常是由许多种放射性同位素组成的元素。
/ L, D9 T6 B' A! d! n 然而,有些元素是由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混合组成的,例如,钾、铷、钐及镥(品目28.05),因为它们具有低放射性且组成相对低百分比的混合物,可以作为实际上是稳定的元素,因此不归入本品目。
' W- f @" e4 h 另一方面,同样元素(钾、铷、钐、镥),如果其放射性同位素经浓缩(钾40、铷87、钐147、镥176),则应作为本品目的放射性同位素。
! E) S C: k2 U- T (二)放射性同位素/ s, T* }, e( D/ ^# H
对于上述天然放射性同位素钾40、铷87、钐147、镥176,可加上铀235及铀238(详见以下第四款)及铊、铅、铋、钋、镭、锕或钍的某些同位素,这些同位素往往不以与其相对应的元素名称来命名,而往往以放射性转变前的元素来命名。因此,铋210命名为镭E、钋212命名为钍C′、锕228命名为新钍Ⅱ。& ?: g S, m' n
在正常情况下稳定的化学元素也可能在粒子加速器(回旋加速器、同步加速器等)产生的高动能粒子(质子、氘核)的轰击下变放射性元素或在核反应中吸收中子后变成放射性元素。. N5 T* S% |. z1 X! M( L* d3 w: z
通过上述方法改性的元素称作人造放射性同位素。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放射性同位素约500种,其中近200种已被用于实际应用中。除铀233及钚同位素(详见下面)外,最重要的一些放射性同位素有氢3(氚)、碳14、钠24、磷32、硫35、钾42、钙45、铬51、铁59、钴60、氪85、锶90、钇90、钯109、碘131及碘132、氙133、铯137、铥170、铱192、金198及钋210。
9 H L" K* U8 @2 O 放射性化学元素及放射性同位素可自然地转变为更稳定的元素或同位素。9 Q3 x+ H$ K+ `" j% p
某种放射性同位素的数量减少至原有数量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该种同位素的半衰期或衰变率。半衰期从高度放射性同位素的瞬间(对钍C’,为0.3×10-6秒)到几十亿年(对钐147,为1.5×1011年)各不相同,从而构成有关核素统计上的不稳定性的有利尺度。
: |- H& v6 I% `3 U7 `2 j 放射性化学元素及同位素,即便相互混合或与放射性化合物、非放射性物质(例如,未经处理的辐射目标及放射源)混合,只要这种产品的放射性比度大于74贝克勒尔/克(0.002微居里/克),仍应归入本品目。% V$ B v# t" K8 Q$ ~" z. v, d e
(三)放射性化合物;含放射性物质的混合物及残渣& R3 F& S ?4 r9 I
本品目的放射性化学元素及放射性同位素常以“示踪”的化合物或“示踪”的成品(即含有一个或多个放射性原子的分子)形式付诸使用。即使此类化合物溶解于或分散于其他放射性或非放射性物料,或天然或人工与其他放射性或非放射性物料相混合,也应归入本品目。这些元素及同位素如果为合金、分散体或金属陶瓷时也应归入本品目。
" B: Z" V1 v; F. s5 J s" e1 ? 放射性化学元素或放射性同位素通过化学方法或其他方法构成的无机或有机化合物及其溶液,即使放射性比度低于74贝克勒尔/克(0.002微居里/克),仍应归入本品目;另一方面,合金、分散体(包括金属陶瓷)、陶瓷产品及含有放射性物质(元素、同位素及其化合物)的混合物,如果放射性比度大于74贝克勒尔/克(0.002微居里/克),应归入本品目。放射性元素及同位素很少在游离态时使用,商业上都是制成化学化合物或合金。除以下第四款中由于其特性及重要性另行描述的可裂变化合物和可裂变化学元素及同位素外,最重要的放射性化合物还有:( q, j% z' e2 W$ p9 }
1.镭盐(氯化镭、溴化镭、硫酸镭等),用作治疗癌症的辐射源并用于某些物理试验。
) s* n9 J& B2 U 2.上述三(二)项所指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合物。, [2 r1 w ^* ~' R9 \ z/ {
人造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化合物用于:
+ u4 P' P6 i2 x- v. W# z$ J (1)工业上,例如,用于金属射线摄影;测量片、板等的厚度;测量难测容器内液体的液面高度;加速硬化(硫化);引发一些有机化合物的聚合或接枝;制发光漆(例如,与硫化锌混合);钟表刻度盘及各种工具等。
j5 @6 q% Q! D. m+ ] (2)医药上,例如,用于诊断或治疗某些疾病(钴60、碘131、金198、磷32等)。
! w8 h/ O. E4 @6 B (3)农业上,例如,用于农产品杀菌;阻止发芽;肥料应用及植物吸收肥料的研究;引起遗传变异以改良品种等(钴60、铯137、磷32等)。1 _7 e- ~( |4 \% e: h0 [
(4)生物学上,例如,用于研究某些动植物器官的功能与发展(氚、碳14、钠24、磷32、硫35、钾42、钙45、铁59、锶90、碘131等)。
- u, J, e( p5 ~ (5)物理或化学研究。
0 z+ T ^1 g5 W4 L: L7 I5 r 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化合物通常制成粉状、溶液、针状、丝状或片状,它们一般装于玻璃安瓿、空心铂针管或不锈钢管等容器内,容器外面要包上防辐射金属(一般是铅),所用金属的厚度取决于该种同位素的放射强度。根据有关的国际协议,容器外必须贴上特殊标签,标明所装同位素的详细情况及其放射强度。 s' S% C2 t# \, a" v$ {3 C
混合物可以包括某些中子源,这些中子源是通过产生一个(γ,n)或(α,n)反应(分别引进一个γ光子或一个α粒子,同时放出一个中子)的方式使一种放射性元素或同位素(镭、氡、锑124、镅241等)与另外一种元素(钡、氟等)缔合(呈混合物、合金、化合态等)所形成的。
8 M4 i, o7 O- R8 o5 z 但所有已装配的,准备插入核反应堆以诱发裂变链反应的中子源,应作为反应堆元件归入品目84.01。; r6 t/ Q, ?' I5 Z0 a
为引入圆球形或棱柱形的燃料元件而镀有多层碳或碳化硅的核燃料微球体,应归入本品目。
% T0 \* M- u4 h! j! t 本品目的产品也包括为使自身发光而加入少量放射性物质的发光体产品,只要这些产品的放射性比度大于74贝克勒尔/克(0.002微居里/克)。' E) |, A, U) @6 }
能重复使用的放射性残渣,最重要的有:
8 L) [) q! D# B! {) \' n 1.辐射或氚化重水:在核反应堆中停留一段时间后,重水中的一些氘吸收中子后转变成氚,因此重水便具有放射性了。 ~3 y* E- }( U, d. O
2.已耗尽(已辐照)的燃料元件(释热元件),通常具有极高的放射性,主要用于回收其中易裂变及可转换的物质(参见第四款)。# Z" D# ?/ O1 q; v( I6 S
四、可裂变和可转换的化学元素和同位素及其化合物;含有这些物质的混合物及残渣; @9 g: `4 q; O7 @" L9 ^3 ~/ u, n1 e
(一)可裂变及可转换的化学元素及同位素。
- U2 s/ W. N# B" T. M 以上第三节所述的某些放射性化学元素及同位素具有很高的原子量,例如,钍、铀、钚及镅等,这些元素的原子核结构极为复杂。当这些核素受逊原子微粒(中子、质子、氘、氚、α粒子等)的作用后,可吸收这些微粒,并因此变得更不稳定,以致使自身分裂成两个带周围物质的中等重量核子(极少数分裂成为三或四部分碎片)。这种裂变释放出相当大的能量并伴随着第二代中子的产生。这一过程称作裂变过程或核对分过程。( [4 i& N& z2 Z& G% H! @5 A8 f- n
仅有很少数的裂变会自发发生或在光子的作用下发生。. H4 m `' B6 _, `
裂变过程释放的第二代中子可导致第二级裂变的产生并因此又产生第二代中子等等。这一过程的重复出现成为连锁反应。
* C( w* E3 p. o 对于某些核素(铀233、铀235、钚239)来说,如果使用慢中子,即中子的平均速度约为每秒2200米〔或能量在1/40电子伏特(eV)〕,则裂变的可能性一般更大。由于这个速度约相当于液体分子(热运动)的速度,慢中子有时也叫做热能中子。
j" n. o/ V) V5 z V. Y 目前,热能中子引起的裂变大部分用于核反应堆。5 p+ M+ V+ H F4 O2 N, g3 W" d4 o5 O
由于这种原因,“裂变”一词普遍用于描述在热能中子作用下进行裂变的同位素,尤指铀233、铀235、钚239及含有这些同位素(特别是铀和钚)的化学元素。) `1 d4 A5 r R! e, e" \7 j
其他核素,诸如铀238、钍232,仅在快速中子的轰击下才能进行直接裂变,这些核素通常不称作可裂变核素而称作可转换核素。所称“可转换性”,是指这些核素能吸收慢中子,并分别生成具可裂变性的钚239及铀233。
& o- Z% ?# H) u: m! R7 n 在热核反应堆(带减速中子)中,因为裂变释放的第二代中子的能量非常大(约200万电子伏特),如果要发生连锁反应,必须把这些中子的速度减下来。为此可使用“减速剂”,即低原子量的产品(例如,水、重水、某些碳氢化合物、石墨、铍等)。这些减速剂虽然能通过连续冲击吸收这些中子的部分能量,但并不吸收中子本身或仅吸收可略量的中子。
) X8 v9 s" m+ K7 ^' ~ 为了引起并保持连锁反应,裂变所产生的第二代中子的平均数目必须超过因被俘获或逃逸以致未引起裂变而损失的中子数量。
' k. M( x; M4 D4 [& x) h i) w4 z# G 可裂变及可转换的化学元素列举如下:, S" |4 ~+ M t
1.天然铀
2 H$ {9 a R% u& L% V& m 天然态的铀由三种同位素组成:铀238构成其总量的99.28%,铀235占0.71%及微量(约0.006%)的铀234。因此,铀可被认为既是可裂变元素(因含有铀235),又是可转换元素(因含有铀238)。& {# j. m, v: w
铀主要是从沥青铀矿、天然氧化铀、钙铀云母、钛铀矿、钾矾铀矿或铜铀云母中提取而得。也可以从诸如制造过磷酸盐的残渣或金矿废料等次要来源中获得。正常的加工方法是通过用钙或镁,或用电解法来还原其四氟化物。
) y, k) a' z, _* h' G/ f 铀是一种略具放射性的元素,很重(比重为19)、很硬。具有金属光泽的银灰色表面,但接触空气中的氧后失去光泽并生成氧化物。其粉末一遇空气即迅速氧化并燃烧。8 N6 m. e" T( [% h+ {
铀通常以锭状形式销售,以便于抛光、磨锉或滚轧等(制成竿、棒、管、片、丝等)。5 [$ @' h9 M! v
2.钍
; R( g7 @$ q/ W$ U 虽然钍石及橙黄石富含钍,但却非常稀少,因此钍主要从作为提取稀土金属原料的独居石中获得。2 F3 G0 l9 j4 `' T
不纯的钍金属为极易引火的灰色粉末,通过电解其氟化物或还原其氟化物、氯化物或氧化物而得。所生成的金属在惰性气体中纯化烧结后成为钢灰色的重质锭块(比重为11.5);坚硬(但比铀软),与空气接触迅速氧化。' S# k7 h2 c/ m% v4 T' i2 N
这些锭块经滚轧、挤压、拉伸后形成片、棒、管、丝等形状。天然钍主要由同位素钍232组成。
# C# N5 I+ Z( Q 钍及某些钍合金主要用作核反应堆的可转换材料。而钍镁合金及钍钨合金用于航空工业及制热离子元件。# B/ Y7 s) y0 G' T: z7 I5 ?4 k
本品目不包括由钍制成的归入第十六类至第十九类的制品及其零件。
, [4 d9 j; e8 r) _ 3.钚; K: k. b# z4 Y8 @" e
工业钚是在核反应堆中照射铀238而得。
" N, _2 U& f9 @2 X. y8 f7 _/ A2 T& F* W! N 钚很重(比重为19.8),具放射性,剧毒。外观及氧化倾向均与铀相似。
t( ]; f" ` o% s& i L 商品钚的式样与浓缩铀相同,接触时必须万分小心。
# w; E* ^, p4 F$ m4 l; g9 z 可裂变同位素包括:$ l- a$ f0 x P
(1)铀233:在核反应堆中得自钍232,这种元素依次转变成钍233、镤233及铀233。
! e1 R) V! g% D- i/ y4 H7 Q, Q (2)铀235:这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唯一可裂变的铀同位素,在天然铀中占0.71%的比例。1 c' U* w) c& S M4 z# \: ]9 B* D. D& Y
为了获得铀235浓缩的铀和铀235贫化的铀(浓缩于铀238),须用电磁法、离心分离法或气体分离法将六氟化铀的同位素分离。
4 X+ Z8 V$ w9 e" C0 p0 w, b% y (3)钚239:在核反应堆中得自铀238,这种元素依次转化成铀239、镎239及钚239。
% n8 s2 u/ x5 G* C* p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某些钚后元素的同位素,例如,锎252、镅241、锔242及锔244,这些元素能引起裂变(不论是自发的还是人为的)并可用作强中子源。
9 \" l4 {! E/ X' ] 对于可转换同位素,除钍232外,值得一提的是贫化铀(即U235贫化后浓缩于U238的铀)。这种金属是U235浓缩的铀的副产品。由于其成本低廉,数量较大,因而用以代替天然铀,尤其用作可转换的物料、防放射线的安全屏、制飞轮用的重金属或净化某些气体用的吸附剂(真空吸气剂)。
. x1 N; P# ]4 g$ g- r: { 本品目不包括用U235贫化的铀制成的归入第十六类至第十九类的制品及其零件。 j. X1 Z4 X& a2 n
(二)可裂变及可转换化学元素或同位素的化合物。
# s) r+ V& E9 J1 X3 s) a0 M 本品目主要包括下列化合物:
* [/ X; b% _1 l/ K. [: h 1.铀化合物:0 u( }9 L* [) N2 y5 t/ m0 `4 ]
(1)氧化物:二氧化铀(UO2)、八氧化三铀(U3O8)及三氧化铀(UO3)。
' z9 {1 q' o& g. v0 } (2)氟化物:四氟化铀(UF4)及六氟化铀(UF6)(六氟化铀在56℃时升华)。
" P6 @/ e% a7 J. j! p (3)碳化物:一碳化铀(UC)及二碳化铀(UC2)。
; H* I& K, d/ V6 r7 ^7 _ (4)铀酸盐:铀酸钠(Na2U2O7)及铀酸铵〔(NH4)2U2O7〕。! j6 }5 q$ J' w% D, M
(5)硝酸双氧铀:六水合硝酸铀酰〔UO2(NO3)2·6H2O〕。/ X! A: s2 U/ k# G8 }
(6)硫酸双氧铀:三水合硫酸铀酰〔UO2SO4·3H2O〕。* D2 {& r/ D3 ]% C+ n; D& Z& {5 z/ r
2.钚的化合物:
6 q7 P$ B. W- c8 d! ? (1)四氟化钚(PuF4)。
( Z! |6 e! y! O$ O (2)二氧化钚(PuO2)。
+ A7 V7 s, W+ P' X (3)硝酸盐:硝酸双氧钚〔PuO2(NO3)2〕。$ }: n S: _* u/ T9 H
(4)碳化物:碳化钚(PuC)及三碳化二钚(Pu2C3)。+ a' f( Q' s. b w$ p) i
(5)氮化钚(PuN)。
, X6 |, I; `3 W# E6 H O* g; Y4 z 铀和钚的化合物主要用于核工业,作为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六氟化铀通常装于密封的容器;相当毒,接触时须小心。
' x9 D+ K1 R& p2 `, y' N. G2 r; @ 3.钍的化合物:
! q: z) X- j3 N, P0 ]6 v (1)氧化物及氢氧化物。氧化钍(ThO2)是一种黄白色粉末,不溶于水。氢氧化钍〔Th(OH)4〕是一种水合氧化钍。两者均得自独居石。它们都用于煤气灯罩,作为耐火产品或催化剂(乙酮合成)。氧化钍用于核反应堆中作为可转换原料。
% h# A0 S6 A) J; \ (2)无机盐。这些盐通常为白色,其中最重要的有:3 M/ l8 b& {. Y+ |3 S2 O+ p! u
A.硝酸钍,为多少有些水合态的结晶体,或粉末(煅烧硝酸盐)。用于制发光漆。与硝酸铈混合后用于浸渍煤气灯罩。
* u# |1 [: J9 t/ C q B.硫酸钍,一种结晶粉末,溶于冷水;硫酸氢钍及碱金属复硫酸盐。
' G/ T8 K/ |: F. V C.氯化钍(ThCl4)(无水或水合的)及氯氧化钍。
3 K$ X, s U; H0 u D.亚硝酸钍及碳化钍,用作耐火产品、研磨剂或核反堆中的可转换原料。( a q* K4 F8 z* }) w
(3)有机化合物。最熟悉的有机化合物是甲酸钍、乙酸钍、酒石酸钍及苯甲酸钍,均用于医药上。
$ U( t* N1 f- L1 ?; x+ ]- L6 ?% J (三)含可裂变或可转换元素或同位素及其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合金、分散体(包括金属陶瓷)、陶瓷产品、混合物或残渣。
0 F$ e4 N5 P& W" z6 ` 本类最主要的产品是:
" A- x3 E! g# B1 W3 Q6 q* N 1.铀或钚与铝、铬、锆、钼、钛、铌或钒的合金。还有铀钚及铀铁合金。
+ {- I' u7 T0 r! T9 ?5 o 2.二氧化铀(UO2)或碳化铀(UC)分散于石墨或聚乙烯中的分散体(不论是否与氧化钍或碳化钍混合)。, J; d: p2 D! ~8 w; n* @' ?
3.由各种金属(例如,不锈钢)与二氧化铀(UO2)、二氧化钚(PuO2)、碳化铀(UC)或碳化钚(PuC)(或这些化合物与氧化钍或碳化钍的混合物)组成的金属陶瓷。
9 E4 I7 y9 U/ Z. _) v 这些产品呈条、片、球、丝、粉末等形状,均用于制燃料元件,有时则直接用于反应堆。0 q1 @& F0 y4 J; M- f
装于护套中并且为装卸方便而配有特殊附加装置的上述条、片或球状产品,应归入品目84.01。6 p* ]! F# ? r3 G' U0 W1 C" x; y
4.已耗尽或已辐照的燃料元件(释热元件),即经充分利用后须更换的燃料元件(例如,因裂变产品的积聚使链反应受到阻碍或者其护套已退化而需更换)。于深水中长时间存放使其冷却并使其放射性能减弱后,装于铅容器中运往装备有专门设施的地方,以便回收残余的可裂变物质、由可转换元素(通常含于燃料元件中)转变而成的可裂变物质以及裂变产品。
2 ~7 z+ d+ B8 R! `/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