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正寻求变革。
4 L! k! R" Z1 r b& z, J% _
3 }# l6 h1 p/ P9 ?根据海关总署统一部署,“以企业为单元”加工贸易监管改革10月12日在南京海关正式启动试点,首批10家加工贸易企业顺利完成首本E账册(新型加工贸易监管电子账册)的设立,其管理模式从过去的以合同为单元转向以企业为单元。
: I5 P5 v" J* [; \+ B" p1 f0 A" B6 L _: b% B! M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南京海关获悉,这一转变是接轨国际通行的做法,使得企业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余地:可以根据生产实际自主核报,彻底解决企业单耗核定难的问题,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同时,业务流程更简洁,手续办理更便捷。0 W& L& t0 _+ t% y4 B- n6 g4 v2 t% @
7 N6 L# J, E: M+ E3 p3 P新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突出了企业的主体责任,强化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自律责任和海关监管权力的边界,符合各方需求,为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便利。- D0 O0 F: N7 T, `+ G
8 W2 i, c! }2 P* v8 ?2 `7 T
苏州、南通、无锡、盐城等隶属南京海关的4个城市成为了首批试点改革地。具体来说,在“以企业为单元加工贸易监管模式”下,海关以企业为单元,以账册为主线,以与企业物料编码对应的海关商品编号(料号)或经企业自主归并后形成的海关商品编号(项号)为基础,周转量控制,定期核销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业务范围包括账册设立(变更)、进出口、外发加工、深加工结转、内销、剩余料件结转、核报和核销等。
1 ~$ C$ Y" q# b `6 _- m, R( S) v) z' R4 z, F9 B1 w- N& C
以南通延锋安道拓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合资)为案例看,作为一家备料生产型企业,原来的加工贸易业务采取以合同为单元办理,每年需要设立十几本手册,需经常往来海关,不仅业务手续和料件管理流程复杂,更容易出现手册间串料等不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情况。
/ w: D% V5 ?. N( z
3 {$ H. H, ~4 F5 [) t) d1 ]3 K0 c改革后,一本电子账册就代替了原来的20余本手册,手续大幅简化,成本大为降低。海关信息显示,可减少约8万元/年的成本,并且使得企业无意中违反海关规定的情况大大减少。5 Y& f& d" V+ G; D
% D% r5 r! v ?/ r. S- Z, _使用电子账册,简化审批环节,企业可在第二个月集中办理内销征税手续,直接向海关报关。关键是,电子账册使得企业有了补充核报的机会,如果在账册核销前能自主发现并及时纠正的“差错”,且向海关作出“电子说明”,则会正常通关。
, z( b; l: d6 N, m7 p( Q
. Y# B: n* X" O- D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