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报记者谢玲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李辉
* B- b- `1 f! V( z% f: ~2 d& V& l/ |% |7 A3 G* S
前几年,保税店在武汉势头很猛,最火爆的时候一年开了7家店,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记者发现,不少曾经人气爆棚的保税店如今不再受宠,有的已经关店,有的减少了商品品类,市民在逛店时也不再像以前一样新奇。购买进口商品的渠道已经越来越多,江城保税店也迎来洗牌转型期。: |+ f: {1 K9 e9 }! B
2 p6 m5 r* X0 m/ j1 D: k
* {: t) y- L# k
; R% ~& F8 r+ p保税店生意不再火爆# j4 f' K* B: G# I+ K8 ^9 `" \
9 I7 ^4 W2 B1 L4 I" H/ g' x4 {3 k
“有段时间没来,感觉变化蛮大。”日前,家住武昌的市民刘女士在中南商圈逛街时,走进了天紫广场内的爱保税店内发现,以前卖生鲜、水果的区域已经空了,不再像以前一样那个有许多商品可以挑选,只剩下另外半边卖母婴、化妆品、红酒、食品等商品区还在经营。
6 A7 Q; k f N. Z& A4 H, B& z3 ?/ \5 }6 d8 g8 J4 f0 F
这让刘女士感到有些意外,在她印象中这家店以前人气比较旺,还有同事专门从汉口过来买东西。她以前也在店内购买过车厘子、龙眼等进口水果以及澳洲牛肉等冰鲜肉类,价格确实比较优惠实在,尤其是过年前来买时,比网购还方便。6 K9 A8 k+ Y6 b5 w' A. V4 i
! L, V) L& D. J5 S, j* n
家住后湖的李女士则发现,以前时不时去逛的东湖综保区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常青店关门了,让她有些感慨:“2015年开业的时候蛮火爆,想代购买什么母婴用品之类的,会先到店里看看价格,买过不少东西。后来逛得少了,没想到现在关门了。”她还记得开业之初进口商品蛮多,既可以现场选购,也可以在体验区的电脑上下单后送货上门。、$ G/ f- X5 N+ l+ H8 W; ?
x. H* p s$ V$ t% s5 l据悉,保税店刚开始出现在江城时,曾因进口商品种类丰富,价格大大低于一般超市进口商品甚至网购、代购商品,而一度受到市民热捧。0 M. Z! v; J- A3 c7 s' ]
{' f8 h, ^1 s$ I8 ~
+ u4 |( b: I Y. G* b ^1 J p9 R' F1 i9 W
武汉高峰时期曾一年开7家5 i6 a o U2 I& S1 r
! [. Z. r, n; R: K7 f
早在三四年前,保税模式兴起时,保税店在江城曾经一度人气颇高,店面数量在全国曾属于前列。2014年12月,武汉首家保税店在东湖综保区亮相。随后江城的各类大小保税店如雨后春笋般快速落地。
, L- A3 m0 m) ~/ k2 n
- T7 \6 g" E3 J8 F! s' C2015年7至9月,武汉本土品牌爱保税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在泛海城市广场和中南路相继开店。当年9月,东湖综保区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在市内开了3家分店,分别位于百步亭、奥山世纪广场和常青花园,东西湖保税区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开业。当年11月,经发保税商品交易中心在沌口开业。5 Y" [' L* H. Y& }6 _6 q6 j8 s
i" j9 e( Z3 e: `
随后,2016年1月,3万平方米的全球保税商品直销中心在东西湖区开业,创下武汉保税店规模之最。保税店的开业风潮一直未停,保税港全球商品自贸中心、佳市得跨境商超等以保税模式为主打的卖场出现。不到两年时间,武汉保税店单店面积从一两千平方米到数万平方米,翻了10倍有余。" t; v- F' @% p0 h7 `: a
, `9 }: p) p7 i$ X$ Q7 z据不完全统计,武汉曾有近20家各类保税模式卖场店铺,如今有的已闭店,有的缩小了经营品类,有的转变了主营方向,中心城区已经几乎没有新的保税店开业。目前,东湖综保区保税展示交易中心的金桥店和常青花园店已闭店。据该中心人士介绍,预计将在宜昌新开一家保税店。9 B) _8 J. Y1 u, t/ x
8 G/ \; U9 K" M$ Z. s$ ^. V* \
4 r( q3 }( E" d) {* L2 g8 ^: U
% V" C' H" N1 u4 A2 U进口商品购买渠道太多1 y G# X. d' ~, e# U5 U! o# l9 \
) o7 C6 m) l" Z* I! A
近年来,武汉市民对进口商品的消费需求一直在提升,除了保税店越来越多,中百仓储、武商超市、家乐福等大型连锁商超市也加大了进口商品的采购力度,以及中百罗森、TODAY、慕辰等便利店里,进口商品的比例也在大幅提升。对于市民来说,购买进口商品的渠道可谓是触手可得,越来越方便。
! P, I0 F* E) [" |# B: ?3 i! {5 |4 J4 [( s2 N
在中百仓储人信汇店内,进口生鲜如波士顿龙虾、面包蟹、澳洲和牛、三文鱼等应有尽有,进口商品的比例也大幅提升,包括500余种网红进口商品。据中百仓储人士介绍,该集团通过海外团队在国外原产地直采、批量进货,发挥规模化采购的优势,拉动进口商品价格下降。不仅可以做到线上线下比价,还可以更快将网红商品引进到店。
C, b- V g. T$ R, S: n6 Q% U+ E- S
另一方面,线上购物渠道的进口商品也越来越多,大型电商的红包、优惠促销频频,对实体购物渠道带来一定冲击,使得保税店模式的优势更加微弱。
0 k2 b7 D4 |1 _) G: p& @. W" u
9 f% D& O- T& ]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等都纷纷开设了海外购物的渠道,再加上洋码头、网易考拉等一批跨境电商网站迅速崛起,网购海淘进口商品的渠道越来越多,价格也更加透明,行业竞争日趋激烈。9 C1 ?, `& g, ^/ x
2 Y, N1 s% N+ S$ f1 A4 M
据业内人士介绍,电商巨头们为了迅速发展海外购业务,初期的补贴力度很大,经常推出促销活动、发红包、送优惠券,把消费客流吸引过去,这种价格优势是保税店较为头疼的。如果跟着一起打价格战,会缩小利润空间甚至亏本,如果不跟着搞促销活动,顾客的消费需求就被其他渠道瓜分了。9 v7 K9 K2 d* a" E r1 T$ e/ r) `' l8 r
4 K' x3 ^0 x6 A' d3 J
% h n$ g+ B3 _$ u+ ^6 I$ A3 L
0 T# R' O0 a( V江城保税店迎来转型期
) q# v5 h+ }: @/ L2 I3 e+ ^
# c* B* J/ }& y% n) M- B保税店的生意不如以前那般红火,促使行业迎来了转型期,激烈的市场竞争将行业加速洗牌。
7 d7 T/ p2 ^8 X, b
' X% Y2 |' h" d8 K+ H! B“中南店将增加红酒区的经营比例。”爱报税负责人吴轶斌介绍,与高峰期相比,目前保税店的经营有所下滑,毕竟市民够买进口商品的渠道太多了。他表示,随着消费升级的加速,保税店仍有经营优势,但需要调整经营品类。# G1 \ c' L7 w5 V# s+ t H
( w" E6 t1 L; I1 Y/ ` z记者获悉,目前从价格来看,保税店的进口商品与超市、便利店、电商平台拉不开明显差距,但有部分保税店着手转变主营品类,从以前的休闲食品、日化等转型到皮包、服装、鞋子等品类。据业内人士透露,休闲食品类价格已经透明化,大型商超集团化采购更有优势。但服装、箱包竞争不算激烈,品牌的集中化程度不高,比价也更加复杂,因此利润空间相对更大。: c4 u" x: i5 Z8 @( E
}: I, Q$ T$ Z5 `; \5 K' i
业内人士分析称,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保税店应扭转观念,提高服务针对性,要把电子商务与社交功能进行融合。比如深耕社区群体消费、大型团购订单、特色品类经营等,降低综合运营成本,避免同质化竞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