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R+ }" g% E$ n" |: P( _5 J$ |! l
% s! ~- S. r* N( }! N! X) F
Q3 w+ q2 }. ?3 c3 {" q) B2 _+ v( p& g. R' G; A$ i
凡由国外进口的物品再行加工出口,避免日后出口退税的手续,在进口时暂时记账,先免缴关税,称为保税。3 M B) g7 w4 V' j3 `
* I8 z: G: R6 U, |7 k0 F, R1 e: u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保税区”--周村旱码头
0 B% y, Q& c: f' }1 h# x* x* f
“天下第一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据传为清代皇帝所题,是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一座商业重镇,并享有“旱码头”、“金周村”、“丝绸之乡”之美誉。
* W) s& t- R- o3 O4 A) h: P4 X
7 t' x7 G4 l k2 ]+ m! I0 P, i7 f周村在历史上曾几度辉煌,街市纵横,店铺林立,客商云集,市面繁荣。清光绪 三十年(1904年)直隶总督奏请皇帝自行开埠后,一时“天下之货聚焉”。当时最多的商号、作坊达到5000余家,成为名符其实的”。
0 d! ~3 s y S9 R* n8 ]# n4 Q& B* c# q4 f6 L: Q
在周村大街的北首,立有一块六角形石碑,上刻“今日无税”,这就是著名的 “今日无税碑”。说起这块碑,周村人会自豪地告诉你,这是上第一个“保税区”!说起这个保税区,就不能不提起一位对周村商业经济有着巨大影响和贡献的———李化熙。
* _& u4 f# `& C$ {, V3 k. h& `, H4 R7 i; P) G/ U1 O$ e( ^) W
李化熙原为明七年(公元1643年)进士,官至巡抚;后归顺清王朝,官至;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辞官回乡。当时周村大集繁盛,数集并存,形成城市雏形。但是官府的苛捐杂税和豪猾恶棍的敲诈盘剥,影响着周村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发展家乡经济,辞官回乡的李化熙,“岁备周村市税”(《长山县志·李化熙 传》),代替商人缴纳税款,在周村城内开设义集,在周村大街的北首立“今日无税”碑,自己承担了全部市税,使周村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保税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