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5 _0 f3 v! [' X( a
5 u4 _# z Q% `3月17日下午17时,董宝祥接到船舶登临指令。他和同事一起,从宝山出发,先乘一个半小时的车到达长兴岛,穿好防护服,再用半个小时,坐比渔船大一点点的拖轮到江里的锚地,接下来徒手攀爬20多米高的软梯到被布控的船上,才能开始监管工作。软梯只有一肩之宽,攀爬时随风晃动,回头一望,三面都是滔滔的江水,令人生畏。
8 v" {" g9 V/ O* ~$ }* e9 \. y* o; u8 Y
锚地登临,是海关船舶监管最危险、最艰苦的一项工作,疫情期间尤是如此。穿着防护服,在攀爬时,动作稍有急促,便会有呼吸吃力之感。遇到下雨天,脚下打滑,困难尤甚。
& G" @* S, f+ ^7 _& E8 u* \* Q: U) u$ A% I A3 N& o R( s9 Y
% G9 M- d8 g$ s: ^
% `. z; ~3 ?1 F% ?+ E% Y, P( I董宝祥正在和同事进行船舶登临检疫。图/丁舟波& l1 O4 `; X0 m: D
4 F8 J" |. Z' l作为一名海关一线防疫工作人员,这是董宝祥“14+7+7”闭环工作的第14天。过了今天,他就会进入酒店进行7天集中隔离,然后是7天的居家隔离,接着进入下一个循环。9 ~/ I) ~$ f1 i$ U) z9 }' ~
) e. Q- q2 R2 m: Y, L* ]1 S! H; B2021年的中秋节、国庆节,以及刚过去的虎年春节,董宝祥所在的这个小组,均在封闭管理中,不是在船上,就是在登临的路上。从2021年6月开始,他有足足7个月都处在这样的周期中,“不规律”,已经成为生活的新规律。- n2 M L6 \2 q: D5 l, e: y
. h8 `, M$ ^ B换位思考 感同身受2 v ^ Y8 r! t; ?% t
7 W: ~+ m3 D! q8 R7 w* P. e; b2018年,董宝祥从部队转业到海关,从事船舶监管工作。之前的二十多年里,他在部队里做过飞行员,做过医生。2020年的疫情之初,他就开始满负荷投入,在船舶登临的间隙,指导其他同事进行采样练习,为水上门户的安全,尽一己绵薄之力。) m. C% C% F; U+ `
# o% v& U6 E) a# }4 R
部队教给董宝祥的最宝贵的能力,就是自我管理。28天周期中,没日没夜的船舶登临并不是最艰苦的。7天的酒店隔离反而最难熬。一个人呆在狭小密闭的空间里,很容易焦虑、神经衰弱。有同事曾因为睡眠障碍,在28天里暴瘦了5公斤。董宝祥经常和大家在微信上分享隔离生活的妙招——做好自我管理,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一定的运动量,不要长时间看手机。7 R0 \# r" @* h& g! m& X
0 F5 t1 h3 m8 c0 _有了封闭生活的经历,董宝祥对于被监管船舶船员的心境更能感同身受。
! @ G- f* G5 _& X( E0 D/ s& P! D% ?4 x$ E! m
船舶航行周期性强,有许多远洋航线船只,要在海上漂泊数月之久。途中,所有的人员都工作生活在密闭空间,容易对心态造成影响。3 O& V! U: K7 I
+ B F9 g/ P9 |% g2 A% S s
因此,监管的同时,董宝祥不忘对船员进行安抚,缓和他们的心态,打消他们的恐惧。另外就是防控知识的宣讲,不光针对新冠肺炎疫情,还有鼠疫、霍乱、埃博拉病毒等,对于船员来说,具备一定的传染病防护经验非常重要。船舶自身的卫生工作做好了,不光对船员身心健康有益,也能降低海关的监管难度。
% z* b0 o* E* L. l9 j2 b/ N5 z2 g9 y! c7 M* z
对于需要换班下船的船员,回家的迫切心情,董宝祥和他的同事,都有深切体会。“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快地完成监管工作,帮他们把回家需要等待的时间缩到最短。”董宝祥说,至少要保证在他所经手的这个环节上,没有任何延误。
' u4 n/ H/ x! d
3 Q6 Y9 T2 `0 `长途跋涉 争分夺秒
3 h5 j h" V, C. u/ T* ?8 d% ?: s4 t- q
日升月落,潮涨潮退。一般的船舶都要赶在涨潮时起航,有时是清早,晨曦初现,有时是傍晚,夕阳落山。对海关的监管时效也提出了要求。2 h* x) ]9 I; l
9 _6 z Q* ?! E* U2 d3 q: z) z }4 H疫情期间,单艘次船舶监管所用的时间成倍增长,如果遇到船员受伤、突发疾病等特殊情况,时间还会更加紧张。# k* x% {! a1 K% o# t0 E
! Y2 X x7 ~! [, @吴淞海关船舶监管科所管辖的9个码头和5个锚地,分布在长江和黄浦江沿线各处,最北面的罗泾码头,距离江苏仅一步之遥;最远的锚地,在长江的东海入海口。被布控的船舶若不在一处,就意味着日夜的长途跋涉。8 y( E0 f: q* [/ v3 p
, ^, Z+ ?/ a) i' p0 p4 T/ ~# h董宝祥最难忘的,是一个落雨的冬夜。天很冷,穿防护服的几分钟时间里,身上的制服已经被雨打湿了。防护服把湿透的制服紧紧包裹在里面,湿衣贴着皮肤,牙齿都在打颤。监管结束回程已经是后半夜,车又抛锚在半路,董宝祥听着雨水拍打车身的声音,感觉身体已经麻木,脑子里想的是,幸好车没有抛锚在去登临的路上。
4 A3 |1 k, p- v0 T5 b
+ A* Q- D) a6 Y# z; z: N; X4 |再冷也要克服。在疫情面前,快一点,就可能赢得了先机。+ w: a ~' D. p% q
$ B6 g' n6 z' ?6 @3 I各司其职 携手并肩
# m1 E0 H0 @* h7 q% j0 u' m' f. v; b1 f: r; u7 C
上高一的女儿总说要养只狗,董宝祥本来已经答应了,却迟迟没有付诸行动。
5 h1 J& @: q; A" b4 t& `
! B+ \$ h9 Z& P6 H1 l4 L' l/ X3 a近期上海疫情形势又变得复杂起来,多地都有新增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董宝祥的爱人是一名医护人员,已经在采样点忙了几个通宵。穿上防护服,经常就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一家三口人,已经有好多天没有互相见到面了。
; F4 ]' }. \9 M. ~( ]7 j' p* L+ m3 `) K/ ]
两人对女儿的嘱咐,也从“好好学习”,变成了“照顾好自己”。至于养狗的事,只能继续延迟。& w8 w* i( d" M$ {: r Q
) N& y8 N3 @: I9 y/ } L- h* j3 { K
之前忙起来没有时间接孩子,董宝祥或者爱人会在放学的时候帮女儿叫一部网约车,如果两人都顾不上,女儿需要换乘两部地铁加一部公交,大约一个半小时才能到家。早上的时候,6点刚过就出门了。自从开始“空中课堂”,路途上的时间倒是节省了很多。小董说,这样算来,她也是间接参与防疫了。她乖乖待在家里,爸爸妈妈就能早点回家。
6 M0 T2 G- w# s0 I
0 G1 b q( \4 R! |% ~因为经常无暇顾及,孩子长大得很快,会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会烧简单的饭菜,会理解自己的父母。董宝祥也经常会和爱人讨论一些关于疫情防控的业务问题。三人各司其职,携手并肩,互相鼓励。7 S/ c6 ]4 O, T9 W$ r% n
4 j8 h1 ^% o# M6 v等疫情告一段落,一定要养一只狗。董宝祥给女儿发消息说。到时候一家三口,带着狗一起去旅行。
, {/ \/ M, x" j* v3 T( l! z* m! O8 _1 y! v! ?* G) I
文 / 解双双' |5 q7 W" w. N# F% c ?4 ]
2 K* R2 |5 b. Q- B- a
+ U1 N' f; |$ z1 W5 X' p! O: I5 Y% o; [: H7 K f% _2 D6 A
供稿:上海吴淞海关编辑:常相婧9 g6 |8 c5 u( ^3 Y% r
审校:高扬出品:中国海关传媒中心投稿邮箱:569613217@qq.com(秀米投稿账号同邮箱)
, H4 }4 ^, S6 T" U- g9 o
, p# \3 Q, n2 ?( g/ p) u
- `. g ]2 G$ k) B# F7 z% P; f原文作者:中国海关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