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I. ]2 `# c! m" e+ F3 G5 q$ p- ^
: r5 i' ?& c; Y. X. {
图为:关员现场监管查验进口纸尿裤; t, ?+ Z0 Y" R3 A# G0 L
6 y2 z4 y, n) E4 ?六一儿童节来临前期,青岛海关发布近一年来检验进口婴童用品及检出不合格情况。
- q" L& i! `) Q6 ^! `! ?: z$ @7 A/ N2 w8 P! l: |1 e) r$ I' d# e
自去年6月1日以来截至目前,青岛海关共检验进口婴童用品2366批,检出不合格婴童用品34批,主要包括无中文标签纸尿裤、物理安全项目不合格牙刷和婴童服装、化学安全不合格儿童筷等产品。其中共检验进口纸尿裤567批,检出不合格 20批,主要为标识标签不合格,包括无中文标签,未标注生产商销售商及联系方式、无生产保质期等。包装标签不合格无法体现进口商信息、有效期及相关产品信息,容易导致产品使用不当或无法维权。' N9 K$ }5 }# b+ P1 O! t
5 ^0 v# ?" b/ d; v y3 B% V! p同时青岛海关在跨境电商及后续监管环节通过风险监测重点抽查高风险进口婴童用品46批次,检出存在安全问题进口产品12批次,不合格产品涉及儿童牙刷、文具、奶嘴、餐饮具等,不合格项目包括磨毛、笔帽安全、挥发性物质、脱色试验等。+ ^7 \5 c/ t( ^
: z3 N6 x& ~/ ^. l& G% A青岛海关商品检验处商检一科科长丁寿滨介绍,受生长发育阶段影响,婴童比成人更容易受到不安全产品危害,尤其是与婴幼儿及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玩具、服装、文具、餐饮具等产品质量状况备受关注。青岛海关通过口岸及目的地检验、法定检验以外商品抽查检验、跨境电商及市场风险监测等多种方式对进口婴童用品实施严格把关,重点监测机械物理安全、微生物指标、有毒有害物质等项目,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国内。
( d, }* o9 Y$ ~1 n& B$ M
; v7 q! X6 N0 i/ K去年9月份,青岛海关对1批进口婴儿连体服进行检验。经送实验室检测,服装头部附有绳带,不符合我国强制性标准要求。绳带不合格的服装在婴儿穿着过程中,容易缠绕婴儿脖颈而导致窒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h9 t/ y/ H G* Z/ O
! {( r3 k; L* U' ~( ^
近期风险监测中,青岛海关检出某电商平台销售的进口婴儿奶嘴、学习筷不合格,项目分别为挥发性物质及脱色试验。挥发性物质不合格,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有害物质溶出,从而对婴幼儿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脱色试验阳性的学习筷在使用时会发生脱色,可能导致色料进入食物中,通过食物进入人体,易对儿童健康造成危害。1 f( \7 o \$ y8 I6 P# Z) |" } d
2 [( }( G+ h$ _青岛海关已对不合格产品依法实施退运、销毁或监督技术整改等处置措施,并将风险信息通报相关部门。海关将持续监测进口婴童用品质量安全风险,引导进口商提升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确保进口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儿童身体健康。
" V. g' I3 J( R; E) T4 @6 e( E+ m: a8 L7 S
青岛海关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进口婴童用品时,关注产品外观安全性能,避免将带有易脱落小部件、超长绳带、有毛边毛刺等问题的产品给孩子使用和玩耍;按照使用说明及年龄组使用产品,避免产品的不合理设计给较小年龄儿童带来伤害;关注产品的化学安全性能,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可向商家索要相关检测报告查看;尽量购买正规渠道进口的产品,正规渠道进口的法定检验产品会经过海关把关并出具《入境检验检疫证明》,玩具、儿童安全座椅等属于强制性认证的产品会加贴3C标识,购买时应注意查看。; t0 O# `4 u* [1 c
# `8 _5 a; E W( b2 A. e
. [+ s7 a- E" ^6 D$ y0 W9 d3 j8 G
原文作者:青岛海关12360热线 |
|